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4, (02) 260-265

[打印本页] [关闭]
本期目录(Current Issue) | 过刊浏览(Archive) | 高级检索(Advanced Search)

重金属在污泥长期施用土壤-作物系统的累积状况及淋溶特性
Analysis of heavy-metal accumulation and leaching features in the soil-plant system due to long-term application of sewage sludge

颜紫云,刘鸿雁,王雨生,李瑞,朱恒亮

摘要(Abstract):

污泥农用导致的相关环境风险和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连续3 a向酸性黄壤(S1)和石灰性土(S2)中施加低污染(W1)和高污染(W2)污泥,通过盆栽试验和淋溶试验研究了污泥长期农用条件下Zn、Cd、As、Cr对土壤、作物和水体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1)施用污泥后Zn和Cd在石灰性土中的累积速率均高于酸性黄壤;2)施加高污染污泥后,重金属在玉米、小麦、菠菜等农作物可食部分的累积量均高于施加低污染污泥的处理;3)在污泥连续施用条件下,玉米对重金属累积量不显著,小麦和菠菜的累积量则较高(如小麦籽粒Cd、Zn、As质量比分别为0.09~0.16 mg/kg、64.99~103.45 mg/kg和0.22~0.4 mg/kg,菠菜对应值分别为0.10~0.44 mg/kg、5.19~36.73 mg/kg和0.02~0.11 mg/kg),大部分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T5009.36—2003)相关限定值;4)随淋溶次数增加,各处理组淋溶水中重金属的迁移速率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但黄壤+高污染污泥处理组中Zn、Cd、As和Cr的释放率(分别为0.83%、1.67%、0.56%和0.32%)高于对应的石灰性土+高污染污泥处理组(分别为0.69%、1.16%、0.41%和0.28%),表明重金属在黄壤中相对石灰性土壤中更易向水体迁移,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风险。

关键词(KeyWords): 环境工程学;污泥农用;重金属污染;土壤;农作物;淋溶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2]6013-7号);; 贵州省科技厅人才团队项目(黔科合[2012]4005号);; 贵阳市社会发展与民生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12103]号)

作者(Author): 颜紫云,刘鸿雁,王雨生,李瑞,朱恒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服务与反馈
本文关键词相关文章
本文作者相关文章
中国知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