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建龙,刘培君,朱明
为探讨利用遥感技术动态监测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含量 ,排除农田植被和地形的干扰 ,1 997- 1 998年在甘肃省定西县岔口乡建立了监测样区 ,在地面实测 0~ 50 cm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本底资料和收集 5幅 TM卫片影像资料加工处理基础上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遥感信息 (NDVI和 RVI)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遥感光谱相关模型 ,做出了观测区土壤水分含量分布图 ,得到了初步的大面积农田土壤水分宏观动态监测结果 ,基本实现了利用遥感技术大面积动态监测土壤含水量 ,有效地指导农业春耕生产和快速掌握土壤墒情状况。研究结果表明 ,在波长 60 0~ 1 0 50 nm光谱段 ,土壤含水率与光谱反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α<0 .0 5) ;利用遥感技术建立的 TM光谱水分监测模型 ,其模型监测 0~ 2 0 cm土层含水量的精度达到 90 %以上 ,实际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72 .3% ;在遥感监测2 0~ 5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中 ,利用遥感模型监测土壤水分精度达到 80 %以上 ,实际遥感监测精度达到 60 %左右 ,并且建立了热惯量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相关模型 ,给出了决定系数 (R2 )分析结论。
2003年03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864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张凯,高会旺
从沙尘气溶胶的源地、输送及清除等几方面 ,讨论了沙尘天气发生的基本条件 ,即强风、大尺度环流形势和中尺度天气系统。论述了东亚沙尘气溶胶的源和汇及其输送过程 ,并初步探讨了沙尘气溶胶沉降入海及其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东亚沙尘气溶胶的源地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肃和内蒙的沙漠地带 ,中国北部每年输入大气的沙尘气溶胶总量约为 43× 1 0 6 T。中国西北地区每年向海洋的黄沙输送量约为 1 0 6~ 1 0 7T,通过干、湿沉降入海的沙尘气溶胶对海洋的初级生产有促进作用或与藻类的爆发性繁殖有关 ,入海的气溶胶还含有多种污染成分 ,从而可能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损害。
2003年03期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576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0 ] - 杨丽华,方展强,郑文彪,伍育源,马广智
使用浸浴法以 0 mg/ L、0 .73 mg/ L、1 .46 mg/ L、2 .95 mg/ L 4个镉 (Cd Cl2 · 2 .5H2 O)浓度为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 of Penze(♀ )× Cyprinusacutidorsalis(♂ ) )幼鱼染毒 ,测定了 1 4 4 h内鳃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低浓度组Cd曝露时 ,鲫鱼鳃和肝组织中 SOD活性的变化短时间内不明显 ,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Cd提高了鳃和肝组织中 SOD的活性 ,导致“毒物兴奋效应”。高浓度组 Cd曝露时均抑制了肝和鳃中的 SOD活性 ,其作用随着曝露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升高而增强 ,SOD酶活性降低所造成的活性氧伤害是引起鲫幼鱼死亡的重要原因。肝组织中的 SOD酶活性和敏感性高于鳃 ,这与其执行的生理功能有关
2003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840 ] |[引用频次:144 ] |[阅读次数:0 ] - 吴伟,瞿建宏,陈家长,胡庚东
为有效控制水体中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污染 ,以芽孢杆菌、假单胞菌、诺卡氏菌和假丝酵母为试验菌株 ,研究了其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 ,4菌株在一定的条件下对水体中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均有一定的降解率。若按体积比 1∶ 2∶ 1∶ 1的比例将四菌株组合成复合菌群 ,可大幅度提高处理效率 ,降解率可达 61 %。应用该复合菌对影响壬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 ,发现降解菌在θ为 2 5~ 30℃ ,p H值为 5.5~ 8.5及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初始质量浓度ρ(NP1 0 EO)为 0~ 1 0 0 mg/ L范围内保持高活性 ;当底物质量浓度大于 1 0 0 mg/ L 时 ,平均降解速率线性下降 ;当接种量标准为 1× 1 0 8CFU/ m L (即菌悬液 /反应液为1 0 % )时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降解是高效与经济的
2003年03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51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0 ] - 朱琳,佟玉洁
在我国 ,生态风险评价 ERA还处于起步阶段 ,ERA的理论技术研究薄弱 ,缺乏生态风险管理。本文综合研究了一些 ERA实例 ,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对生态风险评价理论研究和环境管理进行了探讨。我国应加强 ERA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研究及法制管理 ,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生态环境的生态风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技术指南。
2003年03期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494 ] |[引用频次:112 ] |[阅读次数:0 ] - 孟志鹏,王淑兰,丁信伟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κ-ε湍流模型的研究可爆性气体泄漏扩散的三维数值模拟方法。文中对乙炔气体扩散试验的风场和质量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 ,并将质量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得很好 ,从而验证了本文数值模拟方法的有效性
2003年03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599 ] |[引用频次:73 ] |[阅读次数:0 ] - 卢国志,李希勇,宁方淼
本文以煤矿企业的二级单位 (区队 )为具体考察对象 ,以落实煤矿安全规程为主要目的 ,通过对国家煤矿安全规程进行详细分析 ,结合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制定的《煤矿安全程度评价办法》,利用层次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拥有 7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1 77个三级指标的安全指标评价体系。通过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了各级指标体系的相关权重 ,并确定了相关的打分准则。该指标体系在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 6个月实践中 ,排除安全隐患 88处 ,使 6件安全事故消失在萌芽状态 :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相对合理性的特点
2003年03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814 ] |[引用频次:75 ] |[阅读次数:0 ] - 宫丽虹,王英敏,刘铁民,王银生
本文提出了湿式振动纤维栅除尘机制的理论模型。在风流作用下 ,纤维振动所产生的水膜增加了湿式振动纤维栅水的活性表面积 (称为二次造膜机制 ) ,是提高除尘效率的重要因素。提出了单层湿式振动纤维栅除尘效率的计算式 ;并从理论上解释了“过滤风速越大 ,除尘效率越高”这一现象的原因
2003年03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蒋智勇,程和琴,陈吉余,周天瑜
对长江口南槽底部水样中的含沙量、悬沙粒径以及水相和悬浮相重金属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探讨重金属的吸附规律及底沙再悬浮对水体自净能力的影响。依据长江口南槽底层悬浮相 8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显著性分析 ,将重金属元素分为 3类 ,分析表明 ,重金属元素在该水域进行的是选择性置换吸附。同时 ,主成分分析表明 ,第一主成分与第二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 89.3% ,两主成分已能较好地反映该水域重金属元素的变化 ,其中第一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70 .4% ,主要反映第一类元素 Cu、Zn、As、Cd,说明这 4种元素对长江口南槽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最大。含沙量与元素吸附量的相关分析表明 ,随着泥沙含量的增加 ,单位质量悬浮泥沙吸附重金属元素的能力下降 ,总吸附量上升 ,但南槽底沙较强的再悬浮作用影响了相关显著性。水相中重金属浓度与底沙再悬浮作用强度有关 ,依据浓度剖面ACP图像 ,涨、落急阶段再悬浮作用强 ,泥沙含量高 ,重金属浓度一般较转流阶段低
2003年03期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席北斗,刘鸿亮,孟伟,黄国和,秦肖生
为解决厨余垃圾好氧堆肥过程中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大等问题 ,分别添加锯末、树叶、秸杆和干马粪为蓬松剂进行厨余堆肥技术研究。采用翻转式堆肥设备 ,利用出口气体检测仪、温度计及扫描电镜 ,研究添加蓬松剂堆肥过程中耗氧速率 ,温度 ,出口 CO2 、H2 S、O2浓度 ,堆料结构及微生物群落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蓬松剂堆肥 ,堆料所能达到的高温及其停留时间、好氧速率、产 CO2 气体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能很好地控制出口 H2 S气体浓度。特别是以干马粪和锯末作为蓬松剂 ,可明显改善堆料孔隙率 ,吸收多余水分 ,加速氧和有机物的传输速率 ,改善好氧堆肥微环境。因此 ,厨余垃圾堆肥过程中加入干马粪、锯末等蓬松剂是保证堆肥顺利进行、提高堆肥效率的有效方法
2003年03期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946 ] |[引用频次:68 ] |[阅读次数:0 ] - 陈春云,庄源益,刘斐,杨敏
本文研究了染料活性嫩黄 KD- 3G、直接深棕 M和酸性媒介棕 RH在干活性污泥上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 :所试染料的吸附等温线数据都可用 Freundlich方程描述 ;对于 Langmuir方程 ,只有酸性媒介深棕 RH的等温线数据能与之拟合。染料的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也能用 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描述。在吸附温度为 1 5℃、2 0℃、2 5℃、35℃和 45℃时 ,活性嫩黄 KD-3G、直接深棕 M和酸性媒介棕 RH的一级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0 2 8~ 0 .0 0 3 2 min- 1、0 .0 1 5~ 0 .0 4 0 min- 1、0 .0 0 7~ 0 .0 1 2 min- 1 ,二级吸附速率常数分别为 0 .0 0 0 2 7~ 0 .0 0 0 4 7g/ (mg· min)、0 .0 0 6 5~ 0 .0 2 90 g/ (mg· min)、0 .0 0 3 0~ 0 .0 1 3 2 g/ (mg· min)。由二级吸附速率方程计算得到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 1 0 %以内 ,这表明两者的符合程度较高。上述温度范围内 ,当染料质量浓度为50 mg/ L时 ,活性嫩黄 KD- 3G、直接深棕 M和酸性媒介棕 RH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 1 6.5~ 1 9.2 mg/ g、1 4 .3~ 1 6.0 mg/ g、7.2~ 9.6 mg/g。试验溶液的温度对吸附速率常数有影响
2003年03期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0 ] - 李格升,董健,高孝洪
研究了柴油机掺烧液化石油气 (LPG)以降低黑烟排放的技术方案 ,并开发出了一种以独特型板调节装置为特征的机械控制式柴油 /LPG双燃料供给系统。发动机不改变原有结构加装该系统后即成为柴油 /LPG双燃料发动机 ,可以同时燃烧柴油和 LPG两种燃料 ,并且在整个工作范围内 ,随着工况变化能够按照预先优化设定的型板型线规律而自动调节柴油 /LPG供给量比例 ,使烟度降低 50 %以上 ,同时满足经济性、动力性以及操作性能等要求 ,此外 ,也可以切换为单独燃烧柴油 ,而不改变发动机的原有性能。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非常适合于改装城市在用公交车 ,降低其黑烟排放
2003年03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敏学,吴立志,商靠定,刘义祥,韩冬
本文以“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等消防规范和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为基础 ,尝试进行石化企业内自然厂的消防安全评价。评价中 ,固定消防设施部分以各生产装置和储运设施为单元 ,各装置、设施的权重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的基础上确定 ;移动消防力量部分和消防管理部分以厂为单元 ,各指标的权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对于各指标的评价打分 ,本文暂不给出明确的分级标准 ,而是在各项指标下设置若干检查要点 ,专家根据实际情况与相关法规条文的符合程度进行打分。最终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得出评价结果 ,并根据各指标的整改效果排序确定整改的重点
2003年03期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785 ] |[引用频次:60 ] |[阅读次数:0 ] - 蔡汉力
本文应用风险分析方法中的事故树分析法 ,对矿山斜井轨道运输跑车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根据现实的各种约束 ,提出了可行的消除危险或减小风险的安全建议和措施。在机械设备运行阶段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操作者 ,使设备系统达到可接受的最高安全水平。
2003年03期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211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王从陆,吴超
利用耗散结构理论 ,以系统的影响参数作为切入点 ,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形成过程、系统平衡等进行描述 ,据此得出了一些探讨性结论 ,这些有助于矿井通风系统优化与控制的计算机模拟
2003年03期 6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59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李午峰,唐祯敏
概述了青藏铁路线的环境特征 ,立足于青藏铁路及其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 ,重点分析了青藏高原环境对青藏铁路安全的危害和铁路建设与运营对环境构成的负面影响 ,并针对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对促进铁路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2003年03期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306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冯长根,胡秀峰
本文对我国 2 0 0 2年的安全生产事故及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包括火灾 (城乡火灾、森林火灾、草原火灾 )、天气气候特征、农业自然灾害 (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冻害 )、海洋灾害 (风暴潮、赤潮、海浪 )、地质灾害 (地震、泥石流、水土流失 )等。
2003年03期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0 ] - 王亚军
简单介绍了摘要的基本概念 ,详细论述了写好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应注意的问题。包括英文题名、作者和单位、关键词 ,重点讨论了英文摘要的撰写。对英文摘要撰写时使用的时态、语态和人称进行了分析 ,对容易出错的冠词、数词、单复数、标点符号等问题进行了说明。
2003年03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生才,王亚军,黄平
简要统计了 2 0 0 3年 1 - 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 48件 ,包括沙尘天气 (1 1件 )、污染事件 (1 7件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4件 )、地震 (5件 )以及其他自然灾害 (1 1件 )。最后对沙尘天气和污染问题进行了讨论
2003年03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05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