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研究现状及进展

    孙振海,王亮

    探讨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对室内污染的防治对策与研究方向提出几点看法 ,同时展望了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趋势。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空气污染的研究成果 ,调研相关文献与研究报告 ,综合分析该研究方向。简要分析了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季节特征和研究进展 ,对相关问题进行较详细的论述与讨论。目前我国室内非生物空气污染研究已经起步 ,但处于检测 (监测 )和资料积累阶段 ,相关的法规建设也刚刚开始 ,需要进一步研究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治对策和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以及进一步研究如何减少其危害。

    2003年04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383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2004年《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3年04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用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的实验理论基础

    刘明举,刘彦伟,何学秋,王恩元

    用电磁辐射法预测煤与瓦斯突出是突出研究的新技术手段。本文阐述了电磁辐射法预测突出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电磁辐射法预测突出能实现连续、非接触、准确可靠和自动化监测 ,是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的未知领域和研究成果的缺陷 ,指明了以后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2003年04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45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 惰性物对爆炸的遏制

    胡栋,袁长迎,李萍,孙珠妹

    利用爆炸激波管技术研究了部分惰性物对爆炸特性的影响。用多通道辐射高温计测量了氮气对汽油爆轰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 ,增加氮气含量可以较明显地降低汽油爆轰温度。采用化学当量配比氢氧混合物爆轰产生水蒸气的方法研究了水蒸气对汽油爆轰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 ,水蒸气能明显降低爆炸压力 ,水蒸气压力增加到 0 .1 MPa时可导致爆炸熄灭 ;硝基甲烷和氧气混合物中充入氮气后爆炸压力明显下降 ,采用光多通道分析系统 (OMA谱仪 )和多台单色谱仪的光谱测量结果表明 ,反应中间产物的 CH3 O、CH辐射强度迅速衰减 ,反应衰竭。

    2003年04期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04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胶体灭火剂试验研究

    徐晓楠,张辛亥

    分析了用水灭火时存在的明显不足 ,引入了可改善水灭火性能、提高水灭火安全性和灭火效率的胶体灭火剂 ,对作为实验用火源的木垛尺寸、水和胶体的实验流量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设计。设计和制造了可实现定量配比胶体灭火剂的试验装置 ,利用自行设计的灭火实验装置 ,研究了胶体灭火剂和水对比的流动性能、抗燃性能和灭火性能。实验结果显示 ,胶体灭火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流动性 ,不会提高胶体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 ;与水相比 ,胶体灭火剂具有优异的抗燃和灭火效果。

    2003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本刊对参考文献的要求

    2003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故障树法分析γ-Al2O3涂层质量的影响因素

    冯长根,王大祥,王亚军,王丽琼,郭新亚

    应用故障树分析法 ,找到导致 γ- Al2 O3 涂层质量不好的 1 8个基本因素。应用故障树分析原理 ,对这 1 8个因素的结构重要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 ,结合大量实验数据和事实系统讨论了这 1 8个因素对 γ- Al2 O3 涂层质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造孔剂种类及用量对涂层质量影响最大 ;应用故障树法分析 γ- Al2 O3 涂层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可行的 ,能给实验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003年04期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82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三峡水库汛末不同时间蓄水对防洪的影响

    彭杨,李义天,张红武

    为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 ,本文在三峡水库汛末洪水特性分析基础上 ,对水库 9月份各旬设计洪水进行频率和调洪计算 ,并给出了 9月份不同时间蓄水下水库各旬洪灾的风险率和风险损失 ,据此分析了汛末不同时间蓄水对水库防洪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峡水库 9月份各旬的设计洪水均小于汛期设计洪水 ,且呈逐旬递减的趋势 ,只要水库汛末提前蓄水的时间恰当 ,不会给水库防洪带来风险。例如 ,对于 9月份 1 %设计洪水 ,水库 9月 1 6日以后蓄水的洪灾风险率和风险损失均为 0。

    2003年04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复合絮凝剂XG用于工业废水的处理

    邵红,于晓彩,王恩德

    利用自制的复合絮凝剂 XG处理多种工业废水 ,研究了废水处理工艺过程和处理条件对絮凝剂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XG应用于造纸、毛巾厂、化工等工业废水处理 ,CODCr去除率达 75%~ 80 % ,脱色率 >80 % ,处理操作工艺简单 ,成本低 ,处理效果优于聚合氯化铝。

    2003年04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含氮杂环化合物环境参数及生物活性的QSAR研究

    余训民,张旭

    定义了原子的价点价值δi,由δYi 构建了新的分子结构信息价连接性拓扑指数 mχY(m=0 ,1 ,2 ,… ,n) ,并计算了 1 3种含氮杂环化合物的 mχY(m=0 ,1 ,2 ,3)值 ,发现 mχY与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水溶解度、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和对发光菌、大型蚤的毒性有良好的相关性。与其他的指数相比较 ,新指数结构选择性和相关性好 ,且新方法还具有计算值简单 ,物理意义明确等优点。并对 - lg EC50 =a2 ′+b2 0 χY+b3 1 χY模型采用 Jackknife法予以检验 ,具有总体稳健性。

    2003年04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征稿启事

    2003年04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20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核桃壳滤料用于处理含油、含浊废水的试验研究

    封莉,石杨,陈文兵,吕炳南

    考察了在不同粒径、不同滤速和混凝剂不同投加量的情况下 ,核桃壳滤料对洗井废水中油和浊度的去除效果。经试验比较 ,最后确定粒径范围为 0 .45~ 0 .9mm,最佳滤速为 1 0 m/ h,混凝剂投加量为 1 0 mg/ L。

    2003年04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单锥轻质分散相液—液水力旋流器的内流场预测

    赵庆国,夏国栋,张明贤

    本文采用内流场模型 ,计算了轻质分散相液—液旋流器内的流线分布与速度分量。结果表明 :轻质分散相旋流器内的流线分布状况明显不同于固—液旋流器。理论预测的轴向速度分布能够与实测数据很好地吻合 ;切向流速分布随轴向位置有微量的变化 ,与径向坐标之间的关系可按半自由涡形式拟合 ,但拟合出的指数约在 0 .35~ 0 .39之间 ,明显低于固—液旋流器中相同的指数 ;径向速度分量明显随轴线位置变化 ,与径向位置之间成线形关系。径向速度分量与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相比大约小两个数量级。

    2003年04期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化学抑尘》书评

    李昌佳

    2003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清洁生产技术在建筑陶瓷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简敏菲,甘茜,林波,弓晓峰

    清洁生产已成为当今的一种世界潮流 ,被公认为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本文对建筑陶瓷生产比重较高的江西省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洁生产调查 ,分析了建筑陶瓷传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中存在的各种污染问题及环境问题 ,根据清洁生产的特征和实施原则 ,建筑陶瓷工业采用各种途径实施清洁生产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3年04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53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加速垃圾卫生填埋场稳定方法的研究

    李彦明,刘晓立,张明星

    以河北省某市家庭生活垃圾为样本进行实验 ,研究了甲烷浓度的变化、垃圾固含量与垃圾平均产气率的关系、填埋表面沉降与时间的关系等。结果表明 ,该市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回灌能够使产气速率和填埋场沉降速率增大 ,特别是提早回灌时间、增加回灌次数 ,对加速稳定化进程起到较明显的作用。

    2003年04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风幕集烟尘风机治理焊烟污染的研究

    刘雅俊,刘剑,葛少成

    介绍了工业电焊烟尘的产生原理及特点 ,重点论述了风幕集烟尘风机在治理工业焊烟中的理论研究 ,论证了利用“短路流场”控制烟尘理论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讨论了造成“短路流场”的风幕集烟尘风机的结构及集烟尘原理。该项技术经对各种型式样机的研制和多次烟尘试验及大量测试分析 ,从理论上建立了“短路流场”数学模型 ,实际烟尘试验验证了其良好的集烟尘效果。为适应现场状况 ,提出了烟尘净化综合处理系统方案。

    2003年04期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56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对野鸭数量分布的影响

    严少普

    环境是动物生存的基础 ,人类的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直接导致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通过渭河咸阳段气候、水质、水域面积、植物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野鸭数量分布影响的调查 ,表明环境的恶化导致了动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数量减少 ,分布区域缩小。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 ,渭河流域的水土流失 ,水质污染、退耕还草等环境问题逐渐得到解决 ,动物的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其种群数量、分布范围随之增加。

    2003年04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科技论文写作相关国家标准

    王亚军

    2003年04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旋流—扰流絮凝反应工艺的试验研究

    王之晖,彭永臻,于水利

    本文在对絮凝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了几种不同扰流形式的旋流 -扰流絮凝反应器。通过试验对其絮凝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找出了比较合理的絮凝器结构。这对于研制开发新型絮凝反应器 ,发挥新型絮凝剂的效能 ,提高出水水质 ,保证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3年04期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分析

    张宪生,沈吉敏,厉伟,解强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组成特点及其变化趋势 ,综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 ,分析了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并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的发展方向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的垃圾处理方式将仍以填埋为主 ;堆肥也会占有一定比例 ;焚烧法由于其对垃圾减容减量效果好 ,无害化程度高 ,并能回收部分能量 ,加之我国城市垃圾中有机组分逐渐增高 ,热值相应增加 ,同时能用于填埋的土地越来越少 ,将成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方式。

    2003年04期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695 ] |[引用频次:167 ] |[阅读次数:1 ]
  • 扁平形金属丝带纤维栅除尘的实验研究

    宫丽虹,王英敏,刘铁民,王银生

    本文实验研究了湿式振动纤维栅的一种新型过滤材质——扁平形金属丝带。根据影响除尘性能的因素 ,分别研究了风速和过滤片数对金属丝带纤维栅的除尘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影响 ,并从理论上解释了金属丝带纤维栅的过滤阻力增加的原因 ,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金属丝带纤维栅。矩形金属纤维栅实验结果说明 :在一定风速下 ,随着过滤片数的增加 ,除尘效率增加。当风速为 3.3 m/ s,过滤片为6片时 ,全粉尘的除尘效率达 99% ;呼吸性粉尘的分级效率大于 94% ,达到了与化学纤维栅相同的水平。过滤阻力随着速度和过滤片数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当湿式振动矩形金属纤维栅为 6片 ,风速为 3.3 m/ s时 ,纤维栅在当量直径为 0 .0 74mm和 0 .1 0 9mm时的最大过滤阻力分别为 488Pa和 50 0 Pa。

    2003年04期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16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中甲醛、苯酚和苯胺吸附规律的研究

    张富韬,方少明,松全元

    本文采用经过预处理的 2 0 0目活性炭作为吸附剂进行吸附实验 ,研究了在不同的活性炭加入量、吸附 p H值、吸附温度、初始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等条件下 ,活性炭吸附甲醛、苯酚和苯胺单组份溶液的规律。吸附实验中 ,甲醛、苯酚和苯胺的初始质量浓度控制在垃圾渗滤液的范围 ,同时 ,其它条件也按照吸附操作的常用条件进行。结果表明 :活性炭对苯酚和苯胺的吸附量随着 p H值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 ,而对甲醛的吸附量呈上升的趋势 ;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 ;随温度的升高 ,吸附量呈下降的趋势 ;活性炭对甲醛、苯酚和苯胺吸附达到饱和时 ,所需时间分别为 1 2 0 min、40 min和 80 min左右 ,饱和吸附量分别为 0 .0 1 4 8mg/g、0 .70 8mg/g和 1 .1 4 mg/g左右 ;由吸附等温公式的拟合结果显示 ,吸附是一复杂的过程 ,不是单一的物理或化学吸附。此外 ,活性炭对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处理 ,有较好的效果 ,去除率为 55%~ 65%。所得活性炭的吸附规律 ,既可以为活性炭吸附这些物质或近似物提供参考 ,又可以为新型吸附剂的研制提供参照标准。

    2003年04期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98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第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专业展

    2003年04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近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2003年04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2,4-二氯苯酚在黄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

    姜梅,展惠英,袁建梅,陈慧

    本文以自制的模拟系统研究了溶液浓度、离子强度、p H值和常见金属离子对 2 ,4-二氯苯酚在黄土中迁移行为的影响 ,并对实验数据用 Freudlich和 Langmuir经验公式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 ,2 ,4-二氯苯酚在黄土中的吸附 /解吸过程包括两个阶段 :渗滤液浓度在初始阶段降低迅速 ,在第二阶段变化缓慢逐渐达到平衡。用分布活性模型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结果。在实验条件下 ,离子强度对迁移行为影响不显著。在实验的 p H范围内 ,随着 p H的升高 ,吸附量降低 ,相应的解吸量加大 ;与碱金属离子 Mg2 +、Ca2 +相比 ,过渡金属离子 Zn2 +、Mn2 +和 Cd2 +的存在能显著促进黄土对 2 ,4-二氯苯酚的滞留能力。但滞后因子 R始终较低 ,表明天然黄土对如 2 ,4-二氯苯酚这样的水溶性有机物染物的滞留能力较差。在对被这类有机物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过程中 ,有机物对地下水可能造成的影响是必须予以考虑的因素。

    2003年04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世界近年重大公共卫生事件

    2003年04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3年3-6月国内安全事故数据

    王亚军,黄平,李生才

    统计了 2 0 0 3年 3- 6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 1 1 4 1起 ,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露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 ,在这些事故中 ,矿业事故最多 ,占 69.7%,平均每天 6.6事故 ,其次是交通事故 (1 9.3%)、其他事故 (4.5%)、爆炸事故 (2 .8%)、火灾 (2 .0 %)、毒物泄露和中毒 (1 .8%)。 1 1 4 1起事故共死亡 2 938人 ,伤 2 1 80人 ,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矿业事故 49.1 %、交通事故 36.6%、其他事故 6.6%、爆炸事故 3.8%、火灾 2 .3%、泄露中毒 1 .6%;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 63.2 %、矿业事故 1 3.9%、泄露中毒 7.7%、爆炸事故 7.5%、其他事故 5.7%、火灾 2 .1 %。

    2003年04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199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