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 镉胁迫下大弹涂鱼肝脏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析

    吴海庆;李明云;叶帅东;陈炯;史雨红;

    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对重金属镉暴露后海洋鱼类大弹涂鱼肝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进行了研究。pH=5~8、7 cm胶条电泳图谱经PDquest软件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慢性胁迫组和急性胁迫组平均检测到的蛋白点数分别为512±35、509±29和532±22,匹配率约为90%,急性镉胁迫后差异蛋白点数为14个,其中7个蛋白点在胁迫后表达量显著下调,4个蛋白点显著上调,消失1个蛋白点,并新增1个蛋白点。对其中7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MALDI-TOFMS),差异蛋白分别为K18,prohibitin,GTP-binding protein Ypt1,two-componentsystem response regulator,similar to T-complex protein 1 subunit theta(TCP-1-theta)(CCT-theta),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CopG family和mitogenactivatedprotein kinase homologue。而慢性镉胁迫后差异表达点数为15个,其中8个蛋白点在胁迫后表达量显著上升,5个蛋白点显著下调,消失1个蛋白点,并新增1个蛋白点。对其中6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肽指纹图谱分析(MALDI-TOF-MS),差异蛋白分别为GTP-binding protein Ypt1,two-component system response regulator,hypothetical protein BT-1634,keratin9,anscriptional regulator,CopG family和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homologue。通过分析各蛋白的变化,探讨了慢性(0.05 mg/L,30 d)和急性(5mg/L,3 d)重金属镉胁迫的致毒机制。在急慢性镉胁迫胁迫下,不仅大弹涂鱼体内的蛋白表达发生相应的变化,鱼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也被打破。这种变化超过大弹涂鱼的自我解毒和保护能力,就会使得肝脏细胞的正常代谢受到破坏,引起细胞凋亡。

    2010年01期 v.10;No.55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4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养殖池塘生态系统中磷的收支及解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胡晓娟;李卓佳;曹煜成;杨宇峰;

    综述了池塘养殖系统磷的收支情况。研究发现,在池塘养殖系统中,磷输出最主要的形式为底泥沉积,养殖池塘中存在着磷的总体利用效率不高,水体中活性磷含量低的问题。而解磷微生物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它们能将植物难以吸收利用的磷转化为可吸收利用的形态。通过阐述解磷微生物的种类、解磷效果及解磷机制,结合养殖池塘的情况,分析了将解磷微生物应用于水产养殖中的可行性,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结合我国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筛选适应池塘养殖环境的高效解磷微生物,并将其应用于池塘养殖中,使池塘沉积物中难溶性磷转化具备相当的可行性。

    2010年01期 v.10;No.5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大豆种子萌发对镉与模拟酸雨胁迫的响应

    吴鹏;周青;

    为了解土壤中镉(Cd)与酸雨对作物种子萌发的环境生物学效应,采用种子常规萌发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溶液与模拟酸雨复合污染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毒害作用比酸雨明显,是构成复合污染的主要因素。Cd~(2+)和酸雨复合污染对大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效应,即存在协同作用。Cd~(2+)与酸雨复合污染对大豆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有影响,但不表现出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表明复合污染对这两项指标是两种污染物单因素效应的简单叠加。综合考虑,Cd~(2+)与酸雨复合污染对大豆种子萌发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2010年01期 v.10;No.55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芳烃类化合物结构表征及-lgK_(ow)定量预测

    廖立敏;李悦;山琴;贾容;谢进;

    为探寻芳烃类有机物结构与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的关系,应用分子顶点及顶点相互作用矢量对芳烃类有机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及逐步回归建立了3个定量结构-性质关系的-lgK_(ow)模型。经过比较,发现模型M3具有最佳模拟结果,此时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46,标准偏差为0.392 。为检验模型的稳定性,采用留一法(leave-one-out)对模型进行了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为0.920,标准偏差为0.429。

    2010年01期 v.10;No.5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污染控制技术与原理

  • 两级序批式MBR膜污染特性研究

    元新艳;沈恒根;孙磊;王琳;李世峰;

    采用两级SBR与膜法相结合的两级序批式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两级序批式运行模式对膜污染特性的影响。对运行111d后的平板膜污染阻力分布进行了测算,并对两级序批式MBR与连续流单级好氧MBR的平板膜污染速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两级序批式MBR的平板膜污染阻力以凝胶极化阻力为主,占总阻力的43%,沉积阻力较低,仅占总阻力的10%;与连续流单级好氧MBR相比,两级序批式MBR可以在更高的膜通量下运行,保持更低的膜污染速率,在运行42 d后,过膜流量从100 L/h下降至85 L/h,过膜压差从1.52×10~4 Pa增加至2.22×10~4 Pa;而连续流好氧MBR系统,过膜流量从61 L/h降低至39 L/h,过膜压差却从1.01×10~4 Pa增加至2.63×10~4Pa。研究表明,两级序批式MBR工艺可以改善膜过滤过程的水力条件,从而有效地减缓浓差极化,降低沉积污染及凝胶层污染,序批式、膜间歇运行与空曝的结合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2010年01期 v.10;No.5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和Fenton试剂联用降解氯苯的试验研究

    赵保卫;韩冰;高雅琴;

    以超声波(US)和Fenton试剂联用对氯苯(CB)的脱氯降解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法,重点考察了Fenton试剂配比(n(H_2O_2):n(Fe~(2+)))、Fenton试剂用量、CB初始浓度、溶液初始pH值和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脱氯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了CB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US/Fenton试剂对CB具有良好的脱氯降解作用,当CB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1)、H_2O_2与Fe~(2+)的物质的量比为40:1、H_2O_2的浓度为10 mmol·L~(-1)、溶液初始pH值为3、超声波功率为250 W时,CB脱氯率最大可达93.5%。US/Fenton试剂对于CB的脱氯降解反应符合1级衰减模型,速率常数k’=0.266 min~(-1)。

    2010年01期 v.10;No.55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下载次数:57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好氧颗粒污泥对酸性红B的生物吸附模型研究

    高景峰;陈冉妮;苏凯;张倩;

    考察了灭活好氧颗粒污泥吸附酸性红B的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Langmuir和Redlich-Peterson比Freudlich吸附等温线更符合试验数据,20 ℃C时Langmuir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123.46 mg/g。吸附动力学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灭活AGS内部扩散过程用Webber-Morris模型拟合,结果表明颗粒内部扩散过程是限速步骤,但边界层扩散和动力学阻力亦不能忽略。热力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是吸热且自发的过程。

    2010年01期 v.10;No.55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砜嘧磺隆降解菌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赵巍巍;祁影会;逯忠斌;张浩;

    为了进行砜嘧磺隆污染的生物修复,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的污泥中,通过富集培养和平板稀释法,分离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降解砜嘧磺隆特性的菌株N2。通过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同时对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沙雷氏菌属(Serratia marcecens);该菌株降解砜嘧磺隆的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6.0,适宜接种量(预培养24 h,离心后用缓冲液洗涤的菌种OD_(600)值为0.897)为1.0%(V/V),在72 h内对20 mg/L的砜嘧磺隆降解率为93.71%;随砜嘧磺隆质量浓度升高,降解率下降。研究表明该菌株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2010年01期 v.10;No.5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偶氮染料的光汗协同降解及其生成芳香胺的测定

    李海燕;熊重铎;

    以活性艳红X-3B为目标染料,选择AATCC标准人工汗液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偶氮染料的降解反应。通过测定降解过程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变化,表征了光汗协同对偶氮染料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与汗液对偶氮染料的降解脱色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汗液中有机组分对偶氮染料的光汗协同降解起主要作用,但汗液中的无机盐组分对偶氮染料的降解脱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相同辐照时间下,染料的降解脱色率随辐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光强为2.68 mW/cm2辐照240 min时,模拟水样中活性艳红X-3B的降解脱色率达35%以上。光汗协同降解反应过程中-lnA_i/A_0与t的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反应的速率常数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大。通过采用纤维膜保护液相微萃取和毛细管电泳联用的方法,实现了活性艳红X-3B光汗协同降解过程中生成苯胺的测定。

    2010年01期 v.10;No.5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对微电解处理硝基苯的协同效应研究

    周作明;李天鹏;董梅霞;

    以硝基苯为日标污染物,考察超声波对微电解技术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无机械搅拌条件下,硝基苯溶液初始质量浓度为50mg·L~(-1)、超声波功率密度为200 W·L~(-1)、溶液初始pH值为3.0时,超声波/微电解协同体系降解效果显著高于超声波与微电解单独作用之和,降解过程超声波和微电解间存在显著协同效应,比较3者的降解速率常数可知超声波与微电解间的协同因子达4.875。研究表明,超声波能有效防止铁屑表面钝化和板结现象,超声波促进微电解体系中·OH生成是超声波对微电解降解硝基苯产生明显协同效应的主要原因。

    2010年01期 v.10;No.5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9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扩散渗析法回收盐酸酸洗废水中的盐酸

    朱茂森;胡筱敏;夏春梅;

    为了从盐酸酸洗废水中回收盐酸,在静态扩散条件下采用模拟废水分别测定了 HCl、FeCl_2在不同阴离子交换膜中的渗析速率以考察膜的分离性能,进而采用实际废水考察动态扩散时流量、流量比对同收率及同收酸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362膜与DF120膜时,HCl的平均渗析速率分别为2.44×10~(-3)m/h和5.46×10~(-3)m/h,FeCl_2的平均渗析速率分别为1.49×10~(-4)m/h和2.67×10~(-4)m/h,酸盐分离系数可分别达到16.4和23.7。水酸流量比维持在1左右,流量维持在0.35 L/h的条件下,同收酸中盐酸浓度分别为0.26 mol/L和0.43mol/L,FeCl_2浓度均小于0.002 mol/L,酸回收率分别为40%和65%,FeCl_2透过率均小于8%。

    2010年01期 v.10;No.55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新型电极体系电解处理高浓度酸性TNT废水的研究

    闫明星;刘青兰;付煜;孙文彬;谢嫚;

    通过大量试验研究了电解处理TNT废水的条件,尤其是筛选、制备了多种电极材料,在三维电极体系,低电流、短时间条件下电解处理TNT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pH值提高至6以上,大大节省了能源,为火炸药工业酸性TNT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型有效的处理方法。用本方法对实际工业"黄水"进行电解处理,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010年01期 v.10;No.5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的试验研究

    仉春华;安晓雯;朴美玲;

    以公称孔径为1μm的聚丙烯无纺布(NWF)为基膜,分别以粉末状活性炭、粉末状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为预涂剂,制作预涂动态膜膜组件,组成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废水。结果表明,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值低且稳定,粉末状活性炭预涂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为49 mg/L,粉末状活性炭及聚合氯化铝预涂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平均值为29 mg/L,而NWF膜生物反应器出水COD为54 mg/L。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质的去除虽然主要依靠活性污泥混合液,但附着在基膜上的动态膜的吸附、混凝作用也能去除部分污染物质。预涂膜能减少及防止污染物质向膜材料表面和内部扩散,减轻膜污染,使预涂动膜-生物反应器显示出一定的耐污染性能。但粉末状活性炭粒径过小,影响粉末状活性炭预涂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水浊度(平均值为3.3 NTU);而粉末状活性炭与聚合氯化铝形成的预涂动态膜,在提高COD去除效率的同时,能减少活性炭对出水浊度(平均值为2.3 NTU)的影响,保证出水水质。

    2010年01期 v.10;No.5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城市污水处理中典型重金属离子去除与迁移规律研究

    罗丽;康得军;王晓昌;

    为了揭示典型重金属离子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与迁移规律,以某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流程为对象,进行了各处理单元出水和沉泥的定期采样,分析了水相和泥相中6种重金属离子的含量。结果表明,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城市污水受重金属离子污染不严重,且二级处理工艺能很好地去除水中的Cu、Hg和As,去除率分别为77.1%、85.8%和97.0%,而对Mn、Zn和Cr的去除率相对偏低,分别为40.0%、33.3%和30.8%。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多数金属离子有逐渐从水相迁移到泥相的趋势。通过离心分离法对水中的金属离子按溶解态和颗粒态进行了分类,发现各种金属离子在生物处理单元中有从溶解态转化为颗粒态的趋势,但在二沉池中某些金属离子又有从颗粒态转化为溶解态的现象。污水处理厂出水中Cu、Hg、As主要以颗粒态为主,而Mn、Zn、Cr主要以溶解态为主。颗粒态金属的溶出可能是这3种金属离子去除率较低的原因。

    2010年01期 v.10;No.5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314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Ag_x/Zn_((1-x))BiVO_4光催化氧化罗丹明B废水研究

    屈静;杨迎春;叶芝祥;徐成华;刘盛余;

    为更好地处理色度高,有机污染物浓度大,可生化性差的染料废水,采用自制的Ag_x/Zn_((1-x))BiVO_4为光催化剂,氙灯为光源,研究了催化剂Ag_x/Zn_((1-x))BiVO_4对可溶性染料罗丹明B废水的光催化降解情况。试验考察了Ag与Zn的不同配比、催化剂用量、溶液的pH值和光照时间等对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对反应动力学做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罗丹明B质量浓度为5 mg/L、催化剂(Agx/Zn_((1-x))BiVO_4)用量为1 g/L、pH值为2.0、反应时间为30 min条件下,罗丹明B的脱色率达99.7%。与P_(25)-TiO_2催化剂对罗丹明B废水的降解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Ag_(0.6)/Zn_(0.4)BiVO_4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可用于染料类废水的处理。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该光催化反应近似为一级动力学,其动力学方程为y=-3.06353-0.02146x。

    2010年01期 v.10;No.55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粉煤灰浸出液入渗土壤过程中的水岩作用研究

    孙亚乔;钱会;段磊;

    为明确粉煤灰浸出液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依据饱水土柱试验,利用质量平衡模型,对比研究了灞桥电厂粉煤灰浸出液和清水入渗土壤过程中的水岩作用。研究表明,虽然粉煤灰浸出液和清水入渗土柱的渗出液水化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但入渗水的水质对渗出液的时间变异性影响较小。矿物的溶解沉淀作用及Ca-Na离子交换等水岩作川对浸出液和清水入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水化学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高浓度的粉煤灰浸出液比清水溶解了土壤中更多的可溶盐,使土壤的渗透系数增大,增加了地下水污染风险。

    2010年01期 v.10;No.5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废旧电路板中溴的回收工艺研究

    彭绍洪;陈烈强;李留斌;黄展;梁红冬;

    在废旧电路板热解处理过程中,溴化阻燃剂分解产生大量溴化氢,为了减少溴化氢对热解设备和环境的危害,提出了碳酸钙吸附分离溴化氢的处理工艺,生成的溴化钙通过水的浸取、过滤、蒸发、浓缩等过程,获得了质量分数为52%,密度为1.7 g/mL的溴化钙水溶液。研究了热解温度、碳酸钙用量对溴化钙产率的影响规律及溴化钙的浸取工艺条件。热解吸附试验表明,碳酸钙与电路板的质量比为1.2~1.4,热解温度约为600 ℃时,溴化钙的产率最高可达86%;浸取试验表明,溴化钙的单次浸取率随浸取剂的浓度增大而降低,随温度升高而提高。溴的回收率主要取决于溴化钙的产率,通过选择合适的热解吸附条件,废旧电路板中溴的总回收率高于80%,所回收的溴化钙液体产品主要技术指标接近同类市售产品。

    2010年01期 v.10;No.5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下载次数:14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花生壳粉对分散黄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朱洪涛;

    采用花生壳粉作吸附剂对分散黄染料进行吸附试验研究。研究了花生壳粉用量、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分散黄染料吸附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分散黄染料溶液质量浓度100mg·L~(-1),花生壳粉用量10 g·L~(-1),pH值2,吸附时间36 h时,脱色率可达97 85%以上。通过测定常温下花生壳粉对分散黄染料的吸附等温线,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花生壳粉对分散黄染料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其饱和吸附量达54.64 mg·g~(-1),说明花生壳粉可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吸附分散黄染料。

    2010年01期 v.10;No.55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的试验研究

    徐洪涛;何勇;廖海黎;李明水;

    防风网气动特性参数是防风网结构没计中的重要参数。通过风洞试验的方法研究了透风率分别为29.9%和35.4%的蝶形、平板两类防风网的静力风荷载气动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防风网风载体型系数背风面为负值,其绝对值远大于迎风面;迎风面风载体型系数,当透风率较小时为负值,较大时为正值,即防风网向后的吸力是主要作用力。防风网的压力损失系数、风载体型系数和阻力系数相互紧密联系,其值具有致性,随着前者的提高,后两者的值也提高,即防风抑尘效果越好,抗风安全性越差。防风网结构设计时,要统筹兼顾,权衡利弊,选其最佳结合点。

    2010年01期 v.10;No.55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同轴分层流旋流燃烧器NO_x生成特性研究

    吴江;潘卫国;任建兴;张艳艳;王鹏;章明川;范卫东;

    同轴分层流旋流燃烧器是一种新型低NO_x燃烧器,可以通过1、2次风的适当配置,达到降低NO_x生成的目的。在自行开发设计的同轴旋转分层流旋流燃烧器上,对不同1、2次风旋流强度,1、2次风不同配比工况下NO_x的生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次风需要保持一定的旋流强度,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2次风配以适当的旋流强度,在一定的1次风率下,才能达到降低NO_x生成量的目的。在本文试验条件下,1次风旋流强度为0.35~0.47,同时2次风配以适当的旋流强度和1次风率,分别为1.30~1.50和33%,NO_x生成量低于其他工况。在运用旋转射流分层流原理的同时配以适当的机械方法,如增加扩口,NO_x生成与排放水平可以进一步适当降低。

    2010年01期 v.10;No.55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型吸收剂的制备及其对甲苯废气的吸收性能研究

    刘英;王力;

    针对工业排放的大量有机废气,制备了一种新型吸收剂。首次以水和生物柴油为原料,经乳化形成稳定的乳液,可提高生物柴油的吸收性能。考察了油水比、乳化剂HLB值、乳化剂添加量、乳化时间和乳化温度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将乳液作为甲苯废气的吸收剂,通过实验室模拟废气,考察了其对甲苯废气的去除率。结果表明,在油水比(质量比)为7:3,乳化剂HLB(亲水亲油平衡值)值为10,乳化剂质量分数为5%,乳化时间为0.5 h,乳化温度为室温时,乳液的稳定性最好,且对甲苯废气的去除率可达到90.3%。

    2010年01期 v.10;No.55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单胞菌生物滴滤塔处理硫化氢能力及产物研究

    葛洁;张承中;刘立忠;雷蓓;

    以黄单胞菌为硫氧化菌种挂膜于生物滴滤塔,研究其去除能力及产物。通过测定压降、生物量确定挂膜时间,以进出气口浓度变化反映去除效率,测定营养液pH值变化,用SEM电镜扫描、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单胞菌挂膜时间为4d,持续运行,菌种均匀地分布于填料表面;保持气体流量为1 L/min,H_2S气体质量浓度在2 000 mg/m~3以下时,去除率大于90.5%,单位体积最大生化去除量为43.23 g/(m~3.h);以10 d为周期添加营养,系统的pH值在5~7;自然沉降得到的黄色颗粒状沉淀粒径为3.161~31.90μm;能谱分析表面主要成分为C、O、S,应该为微生物和S系物;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干燥粉末的主要无机物质存在形态为S单质。塔在弱酸环境运行,能减少对装置的腐蚀,营养液中通过物理沉降、过滤、低速离心的简单手段,就能回收产物S单质。

    2010年01期 v.10;No.55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下载次数:7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环境风险源及其分类方法研究

    魏科技;宋永会;彭剑峰;袁鹏;温丽丽;王毅力;

    环境风险源的分类是进行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监管的基础。已有的以人的安全为主要关注对象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对事故的潜在环境危害考虑欠缺,无法体现事故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影响。阐明环境风险源的基本概念,比较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针对环境风险源的特点,从环境受体、危害物质状态和风险传播方式3个方面提出了环境风险源的分类力法。实际应用中,环境风险源的分类需综合考虑当地环境管理需求、环境受体状况、主要危害物质类别等,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2010年01期 v.10;No.55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582 ] |[引用频次:47 ] |[阅读次数:0 ]
  • 北京铁路机车尾气排放清单的建立

    樊守彬;杨涛;田刚;聂磊;王海华;

    排放清单是空气质量模拟和环境管理的基础。介绍了铁路运输尾气排放清单建立方法。基于美国环保局(USEPA)的排放因子,根据我国和美国排放标准的比较以及国内测试数据,确定了我国铁路机车尾气排放因子,并以北京为例,基于GIS铁路线路分布、内燃机车功率、运行车次和运行路线计算了铁路运输大气污染物NO_x、CO、HC和PM_(10)排放量,建立了排放清单。结果表明,基准年2007年北京铁路运输尾气排放量NO_x、CO、HC和PM_(10)分别为7 232 t、728 t、316 t和181t,与2002年机动车排放量相比,4种污染物火车机车排放量分别占4.90%、0.08%、0.24%和1.12%。

    2010年01期 v.10;No.55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K]
    [下载次数:226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环境监测与评价

  • 一种新的检测土壤中壬基酚的荧光定量PCR方法

    邓琴;赵晓祥;

    建立了一种新的外切酶保护-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环境激素壬基酚,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土壤样品中壬基酚的检测。壬基酚可以活化雌激素受体使之与包含特定序列的双链DNA结合,结合的DNA因受到蛋白质的保护可抵抗核酸外切酶Exo Ⅲ的消解而被保留,痕量的保留DNA可通过PCR扩增定量。根据此原理,首先从鱼肝脏中提取含雌激素受体的细胞溶质,与不同浓度的壬基酚结合使雌激素受体活化,形成配体-受体复合物;再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序列,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制备双链结合DNA;使双链结合DNA与配体-受体复合物反应结合后,用核酸外切酶ExoⅢ和S_1核酸酶消解,去除未受到蛋白质保护的结合DNA。将消解后产物作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反应,从而建立G_1值与壬基酚质量浓度N(g/L)的标准曲线C1=-1.828lgN+11.447。将该方法应用于土壤中壬基酚的检测,最低检测限达到2 pg/g,可用于检测大批量环境样品中壬基酚。

    2010年01期 v.10;No.5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天津沿岸海水中创伤弧菌的PCR检测和定量

    杨健;赵化冰;张明露;朱滨;朱琳;蔡宝立;

    采用普通PCR方法和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根据创伤弧菌16S rDNA和23S rDNA基因间隔序列(intemal transcribed spacer,ITS)设计引物,对渤海湾天津沿岸海水中的创伤弧菌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8个样品采集自天津市汉沽区沿岸海水,采集时间分别为2008年7月、10月和2009年3月、5月。PCR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样品都能扩增出276 bp的ITS序列,这些序列和GenBank上的同源序列(DQ462478)的相似性为96%~98%。用SYBR Green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了8个海水样品,样品中创伤弧菌的浓度为7.12×10~3~8.40×10~5个/L,表明天津沿岸海水存在严重的创伤弧菌污染。

    2010年01期 v.10;No.55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张国珍;赵伟娜;贾大伟;

    主要阐述了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主要控制指标AOC(可生物同化有机碳)、BD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TP(总磷)、MAP(可生物利用磷)、BGP(细菌生长潜力)及其测定方法和AOC-T DWMS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在城市输水管网中各控制指标的重要性权,使城市饮用水的处理更具有针对性,保证城市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2010年01期 v.10;No.55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阳春砂中黄曲霉毒素的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高瑞英;党志;梁美琼;张彩珠;李震;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阳春砂中黄曲霉素(AFT)B_1、B_2、G_1、G_2的方法。样品经提取、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采用荧光检测器,以柱后衍生系统结合HPLC检测。结果表明,阳春砂中4种黄曲霉素在1.00 μg/kg,10.00μg/kg和32.00 μg/kg 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4.0%~10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7%;方法最低检出限AFB1与AFG1为0.35 μg/kg,AFB2与AFG2为0.06 μg/kg;标准曲线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8 7。本方法可用于阳春砂中黄曲霉素的检验。

    2010年01期 v.10;No.55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7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广州城市土壤砷的含量及其污染评价

    卢瑛;尹伟;张波;李军辉;陈春霞;董飞;

    采集广州市城市土壤表层(0~10 cm)426个样品,研究土壤As的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土壤的As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广州城市土壤砷质量比变幅为1.40~144 mg·kg~(-1),平均值为17.4 mg·kg~(-1)。各行政区中,土壤砷平均含量和中值均是越秀区和荔湾区最高;各功能区中土壤砷平均含量以城市公园为最高。根据污染指数判断,有37%土壤样品受到不同程度的砷污染,各行政区中越秀区和荔湾区土壤砷污染最严重,各功能区中城市公园土壤砷污染最严重。城市历史和工业活动与城市土壤砷污染密切相关,建议密切关注城市公园土壤砷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

    2010年01期 v.10;No.55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最大熵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划分中的应用

    王淑雨;马建华;韩晋仙;阮心玲;

    以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为例,运用最大熵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了土壤重金属(Cu、Zn、Cr、Pb、Cd、Ni、As)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在污灌区13个样点中,属于3级重污染的样点达11个,占总样点数的84.62%,只有位于化肥河上游的两个样点属于2级水平,污染较轻;在所有污染因子中,Cd和As的污染最为突出,其中Cd平均权重值为0.541 9,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与内梅罗法综合指数法评价的结果相比较,最大熵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显示更多的土壤污染信息,引入目标函数和隶属度,重视不同污染因子的权重,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2010年01期 v.10;No.55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生命周期评价中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

    任丽娟;陈莎;张菁菁;刘尊文;曹磊;岳文淙;王道;

    生命周期评价中存在着广泛的不确定性,尤其是生命周期评价中清单的不确定性因素会严重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性。结合生命周期清单中不确定性的特点,指出不确定性分析的作用。综述目前常用的生命周期清单的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在不确定性评估中常用的质量指标法、蒙特卡罗(Monte Carlo)法、结合法及常用的敏感性分析方法。指出各种方法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最后提出生命周期清单中不确定性分析的研究方向。

    2010年01期 v.10;No.55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726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区域环境与生态

  • 水资源生态足迹消费账户及其计算模型——以西安市为例

    杨建军;洪辉;付娜;杨建琴;

    依据目前对水资源功能和水资源生态足迹理论的认识,把水污染消费纳入水资源消费账户,建立水资源生态足迹框架体系及其计算模型。应用模型对西安市2001—2007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并采用规模、结构和比较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对废水污染较酸雨污染的治理力度大;废水污染、农业用水和酸雨污染在水资源生态足迹中所占比例较大,是各年的主要贡献者,而对水资源生态足迹整体下降量贡献最多的是废水污染(0.548 9hm~2/人)和农业用水(0.031 9 hm~2/人);除个别年份外,水产品消费所占比例整体呈增大态势,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其他用水所占比例变化较小。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支持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对策,包括调整水资源管理重点,拓宽和加大废水治理范围和深度,严格执行节能减排政策以及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等。

    2010年01期 v.10;No.55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生态足迹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改进模型

    马春;张晓春;张丽;鞠美庭;李洪远;莫训强;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对天津市1987—2006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算。针对现有模型计算复杂,数据需求量大等不足,通过降维对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可持续发展测度模型进行改进,通过数学手段去除次要因素,提炼和突出生态赤字或盈余的主要影响因素,简化模型,以解决可持续发展测度过程中收集数据的困难。运用1987—1996年天津市生态足迹的测算结果建立改进的模型,并应用1997—2006年的数据进行模型验证,所得结果理想。原模型计算过程复杂,涉及3组模型,10组元数据,有2组衍生数据;新模型较为简单,涉及1~2组元数据,无需衍生数据。

    2010年01期 v.10;No.55 127-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5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及前景

    卢亚灵;许学工;

    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后果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与生态的重视,并催生了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评价。为了更好地进行这两方面的评价,首先分别综述生态风险和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进程,突出主要研究方法的介绍,由此总结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评价的关系以及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生态风险评价主要有健康危险度法、环评指数法、景观生态法、空间统计或地统计法、相对风险模型等方法;生态安全评价主要有综合指数法、景观生态法、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方法、突变级数等方法。生态风险与生态安全评价是从相反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的状况和潜在威胁,生态风险评价偏重细节分析,生态安全评价偏重整体分析。空间和时间尺度的扩大、评价方法的改进、评价标准的制定和评价的可信性检验都是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评价的发展趋势。

    2010年01期 v.10;No.55 132-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K]
    [下载次数:454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安全工程

  • 安全氛围要素构成与重要性排序

    张江石;傅贵;任翔;李军;

    关键要素构成及关联排序是安全氛围研究的基础性内容。通过文献回顾和事故案例分析,提取出由安全思想与理念、领导重视、危险源识别与风险分析控制、管理方式、员工参与、安全机构及方法、安全培训、标准化和其他共9维度构成的安全氛围架构,建立了72个指标要素和要素层级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实现了要素的重要性排序,指标要素总的排序结果基本反映出企业现状。研究表明,企业领导层应保持重视安全的持续性和一致性,工作中宜改变以管理和处罚等负面刺激为主的传统模式,设法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在具体实践中,宜重点加强关于个体行为改善、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科学、交流与沟通等方面工作。

    2010年01期 v.10;No.55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下载次数:213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乳化炸药密度在线检测技术

    王丽琼;马茂冬;楚开猛;

    简述了常见密度在线检测方法,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称重技术间接在线测量炸药密度的新方法,建立了乳化炸药密度数字在线检测与控制系统,包括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硬件和电气线路的安装,以及软件程序连接和调试。研究表明,样品质量与检测系统的数字输出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测量精度满足要求。因此,该系统可实现乳化炸药密度的在线实时测定,同时还可通过PLC实现敏化效果的自动反馈与调控,从而保证乳化炸药的敏化效果和产品质量。

    2010年01期 v.10;No.55 142-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84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化工生产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研究

    冯坚;王峰;高金吉;

    为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地处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问题,防范人为误操作导致的事故发生,开发了以化工生产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结果和典型事故原因分析结果为知识库的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变量,通过判定变量间的影响关系,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潜在危险的辨识、预警并给予实时操作指导,以确保生产安全,提高装置的生产效率。最后,以丙烯聚合工艺为例,在多功能过程试验控制平台上进行了验证,探讨了事故预防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

    2010年01期 v.10;No.55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0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贝叶斯网的交通事故机理分析

    龙科军;刘勇;

    针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形成机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根据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记录数据特征,应用贝叶斯网对事故发生概率进行定量分析。引入"驾驶员紧张度"和"道路线形合理度"两个隐节点,建立了事故分析的贝叶斯网多层隐类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确定了模型的边缘概率和条件概率。将贝叶斯网模型应用于国道104二级公路(K1310+000~K1330+000)的事故分析中,运用贝叶斯网分析软件包Netica对其历史事故记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贝叶斯网不仅可以定量计算某种道路交通状态下的事故发生概率,而且可以找出影响事故概率的关键原因和最不利状态组合(事故概率最大时的道路交通状态)。

    2010年01期 v.10;No.55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土层锚杆的常见病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汪班桥;门玉明;沈星;

    为了深入研究土层锚杆可能出现的各种病害及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在水的作用下土层锚杆破坏时的应力传递过程,提出土层锚杆发生破坏时所遵循的逐次破坏的突破观点。首先失效的是坡顶锚杆,其次是坡脚的锚杆,最后才是坡体中部的锚杆。并对破坏时土层锚杆发生的6种病害形式进行了详细论述及原因分析:灌浆体和土体界面的破坏、土体的破坏、锥体-黏结复合破坏、锥体破坏、灌浆体的拉裂和压碎、灌浆体与杆体之间的黏结破坏。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层锚杆常见病害防治的几个关键性对策。

    2010年01期 v.10;No.55 154-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51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平原地区公路路基震害类型及机理分析

    侯超群;王晓谋;周志军;李海滨;

    根据资料分析和现场调查,对平原区公路路基常见震害进行分类。结合库仑强度理论和有效应力原理分析平原区公路路基震害机理。研究表明:地震作用引起土体中超静孔隙水压力上升、有效应力降低,从而弱化了土体的强度;水平地震力是诱发路堤、边坡破坏的因素;同水平地震力相似,竖向地震力同样会造成土体强度的削弱。最后,针对平原区公路路基震害的特点和机理,在平原区道路的选线、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给出防治措施。

    2010年01期 v.10;No.55 160-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0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速公路绿化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其改善

    肖代全;马荣国;李铁强;

    为全面分析不合理绿化导致的行车安全问题,研究了平曲线内侧绿化对行车视距的影响,中央分隔带绿化植物株距和高度对防眩、横向通视、植物存活率等的影响,大冠径常绿类植物对道路净空、驾驶员心理的影响,绿化遮挡交通标志或高速公路出入口对行车产生的误导现象,立交匝道及其出入口绿化对行车诱导、出口缓冲和入口通视的影响,以及隧道出入口绿化对眼睛明暗适应性的影响。提出平曲线内侧的植物冠径和冠高控制措施,并根据防眩要求从儿何上确定计算中央分隔带植物的株距、高度的方法,最后探讨了对隧道出入口和立交匝道不同位置绿化安全性的强化措施。研究表明,绿化可从多方面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产生影响。

    2010年01期 v.10;No.55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格子气模型的宿舍火灾人群疏散研究

    张伟力;赵林度;

    为在宿舍发生火灾时给疏散人员提供最优的人群疏散方案,提高抢险救灾能力,将疏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学生发现火灾离开宿舍向走廊疏散,再由走廊向两端的出口疏散。综合考虑社会力因素,将优势方向权重算法与偏向随机行走格子气模型结合建模,对宿舍不同人数进行模拟,并通过Anylogic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格子气模型和优势方向权重算法能够真实模拟宿舍火灾疏散场景。

    2010年01期 v.10;No.55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呼伦贝尔草原火险预测研究

    崔亮;张继权;刘兴朋;佟志军;伊坤朋;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对不同火险条件下草原火险时空发生概率的研究,而这方面研究对草原火灾管理对策和防火救助应急预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呼伦贝尔草原火灾统计月报表和相关气象、社会经济资料,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草原火险预测模型,对草原火险进行了空间上的预测。结果表明,日平均风速、日降水量对草原火险影响较大。以2005年所有火灾案例对草原火险预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火灾管理和减灾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

    2010年01期 v.10;No.55 173-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热重分析的硫化亚铁氧化倾向性研究

    杨永喜;蒋军成;赵声萍;

    含硫油品储罐内壁腐蚀产物硫化亚铁在空气中有很高的氧化性,很容易引起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用美国TA公司生产的SDT-Q600同步热分析仪在30~1 000 ℃范围内对硫化亚铁进行热重分析,从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分析了硫化亚铁氧化过程,讨论了粒径和升温速率对硫化亚铁TG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亚铁经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热;粒径和升温速率对TG曲线有明显的影响,粒径减小,TG曲线向低温方向移动,氧化起始温度和氧化终止温度降低;升温速率增大,TG曲线向高温方向移动,氧化速度减小。

    2010年01期 v.10;No.55 178-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利用Matlab模拟多烟团模式计算危险液体泄漏的研究

    张静;荣勇;张哲玮;肖鸿;郭航;唐强;邓仕槐;

    关于危险性液体泄漏扩散模型有许多,但是目前常用的主要是比较成熟的高斯模型。在《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推荐采用的多烟团模式基础上,利用Matlab的可视化界面对变天情况下的多烟团模式模拟某乙醇厂乙醇泄漏,其结果与高斯烟团理论一致。利用该软件,连续输入实际天气情况值,可实时追踪危险性液体在时空中的变化,为环境风险评价管理、风险工程设计、风险责任保险等领域及应急计划制定、事故抢险工作实施提供有效的工具。

    2010年01期 v.10;No.55 18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77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超压防护急救车车厢内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的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

    徐新喜;赵秀国;刘亚军;

    为考核超压防护急救车通过生物污染区域时的车厢环境安全性,运用CFD方法和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对车厢内的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对比研究了车厢内污染物浓度场的分布状态。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拉格朗日颗粒随机轨道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生物污染物运动扩散的时空分布特点,超压防护急救车车厢环境安全性良好。

    2010年01期 v.10;No.55 185-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0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基于FAHP的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刘洋;王燕青;

    航空维修对于保障飞行安全至关重要,如何进行航空维修安全风险管理是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此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基于"人-机-环-管-接口"的理论,研究了影响航空维修安全的各种影响因索。利用三角模糊数并通过专家判断来构建三角模糊互补判断矩阵。按照层次结构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并把结果进行了分级和排序。结果表明,影响维修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企业的规章制度、安全文化和维修人员的惯性违章等航空维修应该重点改善这3个因素并兼顾其他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模糊层次分析法有助于确定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2010年01期 v.10;No.55 18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安全评价

  • 基于3个维度的火电厂安全评价新方法

    王志文;宋执环;

    为了改善火电厂安全评价中存在的主观性和单一性,首次提出基于3个维度的火电厂安全评价方法。利用DEA(Data Envelopment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得到相对安全度;把影响安全因素的重要参数分为3类,通过无量纲处理得到参数安全度;借助专家打分处理得到潜在安全度。3个维度的原始数据经处理被统一到[0,1]区间,进而通过岭形模糊隶属函数模糊化把最后的安全评价结果映射到危险、较危险、较安全、安全4个评语等级。最后通过某自备电厂不同月份的安全评价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10年01期 v.10;No.55 193-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变燃速发射药连续化生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付强;马忠亮;高可正;肖忠良;

    变燃速发射药连续化生产过程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系统,稍有不慎,均可能引起恶性事故。为了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危险环节从而引起注意,提高检查力度尤为重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针对此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对系统中各主要生产环节的生产材料、加工机械及工艺过程进行权重分析,应用模糊数学多目标决策分析法进行安全评价,旨在找出系统发生事故的关键原因。结果表明,变燃速发射药连续化生产系统事故影响因素中工作人员所占的权重最大,其次为生产工艺、原料物质、机械设备、作业环境。

    2010年01期 v.10;No.55 197-2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009年11—12月国内环境事件

    安莹;李生才;

    简要统计了2009年11—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68起,包括沙尘天气2起,污染事件14起,地震40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7起,旱灾3起以及其他自然灾害2起。

    2010年01期 v.10;No.55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2009年11—12月国内安全生产事故统计分析

    杨阳;李生才;

    统计了2009年11—12月国内发生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234起,包括矿业事故、交通事故、爆炸事故、火灾、毒物泄漏和中毒及其他事故。统计表明,在234起事故中,交通事故最多,占62.82%,其次是矿业事放(11.11%)、爆炸事故(9.83%)、其他事故(8.55%)、、火灾(5.13%)毒物泄漏和中毒(2.56%)。234起事故共死亡981人,伤597人,死亡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56 78%、矿业事故23.75%、其他事故6.73%、爆炸事故6.12%、火灾4.49%、泄漏中毒2.14%;受伤人数的百分比分别为交通事故68.84%、爆炸事故12.73%、其他事故8.04%、矿业事故6.83%、泄漏中毒2.35%、火灾1.17%。

    2010年01期 v.10;No.55 205-2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